2024xxmfnb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广州市番禺区湾缆先进制造研究院
2024年度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0日

单位名称:广州市番禺区湾缆先进制造研究院

登记证号:030030

成立时间:2021-10-19

性 质:民办非企业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请填写本年度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履行登记手续情况、理事会召开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开展承诺服务和信息公开活动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等。举办过面向社会的研讨会、论坛的还应当填写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情况。
2、表格填写限制1500字内,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档在此表下方的“其他说明”处上传文件。
3、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简要(限1500字)
2024年,广州市番禺区湾缆先进制造研究院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核心使命,扎实推进各项重点工作,在理事单位协同、专业建设、产业赋能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电线电缆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并对2025年工作进行规划。 一、2024年工作回顾 (一)强化理事单位协同,夯实发展基础 研究院始终重视理事单位的核心引领作用,通过规范高效的议事机制凝聚发展共识。2024年4月23日、10月31日先后组织召开第一届第四次、第五次理事会议,邀请各理事单位代表齐聚一堂,系统复盘阶段性工作成效,重点审议产教融合推进路径、产业学院建设方案等关键议题。 (二)深化产教融合,打造人才培养标杆 产业学院建设是研究院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2024年上半年,研究院全力配合广东省华立技师学院开展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招生宣传工作,组建专业宣讲团队先后赴汕尾教育局及粤东、粤西等多地院校、企业开展专题宣讲12场,覆盖师生及行业从业者超800人次,系统解读专业优势与就业前景,为专业招生积蓄优质生源。9月,广东省首个电线电缆制造技术专业校企合作班“湾缆双制班”正式开班,首批录取学生22人。为保障实训教学质量,研究院精准投入价值超300万元的实训设备,包括三条挤塑生产线及全套电线电缆检测设备,构建起“理论教学+实操训练”一体化教学场景。11月,联合广州南洋电缆集团、广州电缆有限公司举办“深化产教融合,共育线缆人才”产业研学暨导师聘任结对仪式,组织学生走进企业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线缆生产全流程,并聘请15名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企业导师,建立“校内导师+企业导师”双师指导体系,全年开展企业研学、技术讲座等活动8场,有效提升学生行业认知与实践能力。 (三)搭建创新平台,凝聚行业发展合力 为破解行业协同创新瓶颈,研究院主动担当桥梁纽带角色,牵头整合产业链、教育链资源。2024年4月20日,联合东莞市电力行业协会、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发起成立粤港澳电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得到行业内外广泛响应。本次成立大会吸引广东在华科技有限公司、海鸿电气有限公司等骨干企业,广东科技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以及香港、澳门相关行业协会等80家单位踊跃加入,最终形成82家成员单位、53名专家组成的协同创新网络。共同体成立后,先后组织标准研讨、技术交流等活动3场,推动院校科研成果与企业技术需求精准对接,为行业标准升级、技术创新突破提供重要支撑。 二、2025年工作规划 (一)扩大招生规模,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湾缆双制班”首届办学经验基础上,2025年研究院将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拟招生150人,分设“电线电缆制造”“质量检测”两个专业方向。同时,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联合企业编制《电线电缆生产工艺》《线缆检测技术》等5本特色教材,新增3个企业实训基地,推行“1.5+1.5”培养模式,即1.5年校内理论学习+1.5年企业顶岗实习,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无缝衔接。 (二)聚焦标准制定,提升技术服务能力 依托粤港澳电力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平台,联合成员单位组建标准制定专项工作组,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用线缆、智能电网线缆等先进领域,启动3项团体标准的调研与编制工作。计划全年组织技术研讨会4场,邀请国内外行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搭建技术成果展示与转化平台,助力企业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2025年,研究院将持续秉持“服务行业、赋能产业”宗旨,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创新驱动,为粤港澳大湾区电线电缆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