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教育学会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计划
2024年番禺区教育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推进五育并举,开展广泛性的系列教育科研活动,提升会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建设“研学后教”3.0版“融·乐”课堂,提升国家课程实施水平。
新时代教育进入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新评价阶段,要积极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24年度坚持番禺区“上品教化”理念,根据《广州市番禺区升级“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开展广东省教育规划重点课题《“融·乐”课堂个性化教学与评价的研究》的研究工作,打造“研学后教--融·乐”课堂,通过融合五育、融通技术、融汇四评的“三融”打造乐研、乐学、乐教、乐动、乐思、乐创的“六乐”课堂教学新样态,真正建立高效课堂、素养课堂、技术课堂和融乐课堂,各学科分会开展案例分享为载体,通过每个学科打造一个特色精品案例实施“研学后教”,建构学科特色课堂范式,中小学共举办 “融·乐”课堂专项教研活动212场次。
二、落实“双减”政策,优化中小学学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优化教学评一致性实现提质增效
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一方面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要求,开展优化作业设计研究,实施作业管理监测。“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聚焦学科核心素养。结合区域课堂教学改革,学科教研引导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和研学活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度学习,保证提高课堂效率。本年度开展学生作业评比共评出优秀作业1648份。
三、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全方位落实教研帮扶,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助力献策
为配合番禺区启动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工作,进一步打造我区“优质均衡”教育品牌,通过“区片扶持,学校结对,学科引领”模式,聚焦教研建设、骨干教师培养等领域,对区内10所相对薄弱的乡村学校进行帮扶,努力实现城乡学校管理共进、教学共研、资源共享,整体提升了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区内结对帮扶的10所薄弱学校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显著提升,在番禺区中小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中均获佳绩。本学期还成功举办教研结对帮扶促优质均衡发展工作总结暨成果展示活动。
同时结合省市要求对贵州毕节威宁、赫章,广东梅州五华、湛江霞山,新疆喀什、西藏林芝波密等等开展教育教学教研帮扶,效果显著。本学期在教育帮扶上开展教研活动122场次,其中3月份举办广州番禺区-湛江霞山“互联网 教研”专递课堂教研活动线上3000多人参与,4月份中小学各学科开展教育帮扶教研活动参与人数超过10000人,5月份张树锋主任带领部分学科教研员随同区教育局领导到威宁赫章开展高考教研帮扶活动,6月份中小学各学科开展教育帮扶教研活动超过30多场次。
四、扎实推进学会常规工作,打造会员专业成长平台
1.发展壮大学会规模
2024年继续做好新会员入会申请与审批工作,黄笑玲等189位教师成为我区教育学会会员,入会人数与去年持平。目前,我会已有会员6573人。
2.完成37届年会论文评选
优化学会论文评选机制,借助平台的开发,进一步规范论文评选工作,有效提升评选工作的效率。顺利完成第37届番禺区教育学会会员论文评审工作,评选出1042篇学会获奖论文。
3.认真做好论文宣读活动
为促进会员的深入研究,加强会员间的学术交流,与区教师发展中心联合举办2024年度学会论文宣读活动,共103名会员申请宣读。经各学科分会组织专家组进行资格审核和论文评审,共70篇论文进入宣读环节,61篇论文通过宣读。
4.组织开展广州市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联赛预赛,参加预赛学生将近1000人。
2024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群团工作情况,限1700字): 字数限制在4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