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xxstcszznb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欢迎光临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社会组织业务办理登录
|
加入收藏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2024年度
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5年4月27日
单位名称:
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
登记证号:
440181325
成立时间:
2019-09-30
性 质:
社会团体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内部建设情况
分支机构
代表机构
办事机构
实体机构
党组织建设情况
公益事业(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情况
计算公益支出比例、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和行政办公支出比例的情况说明
公益慈善项目开展情况
公开募捐备案情况
重大公益慈善项目收支明细表
重大公益慈善项目大额支付对象
本组织作为受托人运营的慈善信托
本组织作为委托人设立的慈善信托
重要关联方
接受重要关联方捐赠
对重要关联方进行资助
对重要关联方共同投资
委托重要关联方开展投资活动
与重要关联方发生交易
与重要关联方发生资金往来
关联方未结算应收/预付/应付/预收项目余额
资产负债
业务活动
现金流量
应收款项账龄
应收款项客户
预付账款账龄
预付账款客户
应付款项及客户
预收账款及客户
购买资产管理产品情况
持有股权的实体情况
委托投资情况
其他投资情况
2024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4年度工作计划
会费
法律法规规章中明确规定的职能
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的事项
举办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情况
举办研讨会、论坛、讲座、报告会的情况
评比表彰
创建示范活动
达标活动
办培训、职称评审、认证、鉴定等活动的情况
信息公开情况
业务主管单位初审意见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涉外捐赠情况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群团工作情况)简要字数限制在4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六、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
一、2024年度工作开展情况:1.健全法人治理,规范制度建设。本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经第一届理事会审议,顺利完成《民主选举制度》《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等23项工作制度。2024年12月,第一届理(监)事会第五次会议于石楼颐养院成功举行。会议围绕多项关键议程展开深入探讨与审议,为石楼镇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社会组织管理与协作工作迈入新的重要阶段。2.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赋能。党建工作是本会的核心引领。为加强党建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本会建立了党建文化墙,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积极参与“99公益日”活动,广泛动员党员组织和社会力量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有效推动了慈善募捐工作。3.创新工作理念,打造特色品牌。本会成功打造“马鞍岗公益园”慈善空间,以此为核心阵地,设立了“慈善超市”“慈善(志愿者)工作站”等多功能平台区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汇爱心 ‘素’健康——素食共享公益项目”已开展四十期,累计赠送免费素食午餐2000余份,吸引了百余名志愿者参与。困境儿童关爱项目聚焦辖区20名困境儿童,定期开展探访慰问和助学活动,提升了项目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公益慈善事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平台和多元渠道。4.开展公益活动,焕发慈善活力2024年,本会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共计27场次。其中,公益素食活动24场次,困境儿童慰问探访活动2场次,使1500人次受益。活动联动了辖区6家爱心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组织百余名志愿者参与。二、工作不足之处:1.平台建设方面,爱心驿站虽已搭建起慈善空间、慈善超市等功能板块,但各板块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持续性运营机制和制度存在欠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目前,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较低,未能在社区中形成广泛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限制了慈善资源的汇聚和慈善活动的深入开展。2.资源整合与聚焦方面,爱心驿站各功能板块在资源利用和整合上存在不足,工作较为分散,缺乏聚焦亮点。尽管开展了多项服务,但在满足辖区特定需求,如青少年儿童关爱工作方面,精准度不够,服务成效有待提升。3.会员交流方面,会员单位之间交流合作较少,慈善资源互动不足,组织凝聚力有待加强。镇社联会作为枢纽平台,在促进会员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合作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三、未来工作展望:1.持续推动品牌项目打造建设。以党建引领“携手慈善”机制为依托,充分发挥枢纽作用,持续推进公益素食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盘活慈善资源。搭建多元化慈善参与平台,联动辖区内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助力社区慈善治理。2.持续推动发挥慈善空间效能。运用“五社联动”模式,围绕“马鞍岗公益园”慈善空间,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和景观特色,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慈善活动。让居民能够全方位、近距离参与慈善,增强居民的慈善体验感和参与度。同时,发挥枢纽平台作用,统筹石楼镇27个慈善空间,促进各慈善空间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使公益慈善事业拥有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元的渠道,推动石楼镇乃至番禺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3.着力完善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优化爱心驿站运营机制,明确各功能板块的职责和分工,提升慈善空间和慈善超市的服务功能。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整合各方资源,聚焦青少年儿童关爱等重点领域,深入调研辖区居民需求,打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公益项目。4.强化会员交流与合作。加强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如定期举办会员交流活动、建立线上交流平台等。增进会员间的了解与信任,促进慈善资源的互动和共享。充分发挥社联会的枢纽平台作用,引导会员单位围绕社区需求开展联合项目,形成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5.优化项目运营与管理。充实项目人员架构,引进专业人才,提高项目运营的专业化水平。加大资源投入,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强对项目的总结提炼,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注重项目的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以专业的运营管理模式推动各公益项目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镇社联会的公益事业中来。
2024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群团工作情况,限1700字):
一、2024年度工作开展情况:1.健全法人治理,规范制度建设。本会高度重视制度建设,经第一届理事会审议,顺利完成《民主选举制度》《会员代表大会制度》等23项工作制度。2024年12月,第一届理(监)事会第五次会议于石楼颐养院成功举行。会议围绕多项关键议程展开深入探讨与审议,为石楼镇社会组织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标志着社会组织管理与协作工作迈入新的重要阶段。2.坚持党建引领,强化组织赋能。党建工作是本会的核心引领。为加强党建场所基础设施建设,本会建立了党建文化墙,营造浓厚的党建氛围。积极参与“99公益日”活动,广泛动员党员组织和社会力量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有效推动了慈善募捐工作。3.创新工作理念,打造特色品牌。本会成功打造“马鞍岗公益园”慈善空间,以此为核心阵地,设立了“慈善超市”“慈善(志愿者)工作站”等多功能平台区域。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汇爱心 ‘素’健康——素食共享公益项目”已开展四十期,累计赠送免费素食午餐2000余份,吸引了百余名志愿者参与。困境儿童关爱项目聚焦辖区20名困境儿童,定期开展探访慰问和助学活动,提升了项目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为公益慈善事业开辟了更广阔的平台和多元渠道。4.开展公益活动,焕发慈善活力2024年,本会积极开展各类公益活动,共计27场次。其中,公益素食活动24场次,困境儿童慰问探访活动2场次,使1500人次受益。活动联动了辖区6家爱心企事业单位、社区社会组织,组织百余名志愿者参与。二、工作不足之处:1.平台建设方面,爱心驿站虽已搭建起慈善空间、慈善超市等功能板块,但各板块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持续性运营机制和制度存在欠缺,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目前,其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较低,未能在社区中形成广泛的认知度和参与度,限制了慈善资源的汇聚和慈善活动的深入开展。2.资源整合与聚焦方面,爱心驿站各功能板块在资源利用和整合上存在不足,工作较为分散,缺乏聚焦亮点。尽管开展了多项服务,但在满足辖区特定需求,如青少年儿童关爱工作方面,精准度不够,服务成效有待提升。3.会员交流方面,会员单位之间交流合作较少,慈善资源互动不足,组织凝聚力有待加强。镇社联会作为枢纽平台,在促进会员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协同合作方面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三、未来工作展望:1.持续推动品牌项目打造建设。以党建引领“携手慈善”机制为依托,充分发挥枢纽作用,持续推进公益素食项目。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关注和参与,盘活慈善资源。搭建多元化慈善参与平台,联动辖区内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助力社区慈善治理。2.持续推动发挥慈善空间效能。运用“五社联动”模式,围绕“马鞍岗公益园”慈善空间,充分挖掘本土文化和景观特色,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慈善活动。让居民能够全方位、近距离参与慈善,增强居民的慈善体验感和参与度。同时,发挥枢纽平台作用,统筹石楼镇27个慈善空间,促进各慈善空间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使公益慈善事业拥有更广阔的平台和更多元的渠道,推动石楼镇乃至番禺区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3.着力完善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优化爱心驿站运营机制,明确各功能板块的职责和分工,提升慈善空间和慈善超市的服务功能。加强宣传推广,提高其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整合各方资源,聚焦青少年儿童关爱等重点领域,深入调研辖区居民需求,打造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公益项目。4.强化会员交流与合作。加强会员单位之间的交流互动,建立常态化的沟通机制,如定期举办会员交流活动、建立线上交流平台等。增进会员间的了解与信任,促进慈善资源的互动和共享。充分发挥社联会的枢纽平台作用,引导会员单位围绕社区需求开展联合项目,形成协同合作的良好局面。5.优化项目运营与管理。充实项目人员架构,引进专业人才,提高项目运营的专业化水平。加大资源投入,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加强对项目的总结提炼,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同时,注重项目的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扩大项目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以专业的运营管理模式推动各公益项目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镇社联会的公益事业中来。
字数限制在4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