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区慈善会精心组织实施各类慈善项目,不断拓宽慈善资金募集渠道,创新实践慈善生态打造,截至2024年12月31日,总收入11,086.42万元,总支出9,176.76万元;截至10月30日,累计开展公益项目超1300个,帮扶超13个地区,受益超10万人次。在全国首发上线“益起付” 慈善消费捐智慧实时分账系统,打造番禺区首个慈善文化公园,出版国内第一本关注社区慈善学术研究作品,申报的课题获2024年广州市民政局系统政策理论研究课题评审二等奖。连续五年获得广州慈善榜样五星慈善单位,连续第七年获评“广州地区慈善组织A级透明度”。
区慈善会探索“党建+慈善”协同发展模式,加强“红联共建”,逐步形成“一带六善,协同发力”工作模式。在番禺区社会组织党委指导下,开启“红联共建”联合慰问模式,联合繁华商圈党委、天安科技园党委、番禺区厂商会、番禺区建筑业协会等力量,落户慰问,以实际行动践行慈善初心使命。
区慈善会在有序开展慈善业务的同时,根据《广州市社会团体选举指引》及《广州市番禺区慈善会章程》相关规定,11月18日,区慈善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换届大会在番禺区会议中心顺利举行,选出了新一届理事会、监事会成员。
区慈善会持续开拓创新、精准策划“慈善+”品牌项目,增进民生福祉,强化慈善价值与功能构建“大慈善”格局。充分发挥慈善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作用,让慈善项目成果惠及更多人群。设计、执行慈善项目累计超1300个,立足番禺区,辐射增城区派潭镇、梅州市五华县、蕉岭县,广东封开县,湛江市霞山区、贵州省威宁县、金沙县、赫章县,新疆疏附县、西藏波密县,福建上杭县,湖南华容县、江西井冈山等地区,受益人群超10万人次。
区慈善会积极搭建多元募捐渠道,探索便捷、高效募捐方式,拓宽多领域合作主体,提供多维捐赠人服务,2024年,区慈善会募捐金额超7500万元,慈行善举蔚然成风,为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积极联动专业机构全国首发慈善消费捐智慧实时分账系统——“益起付”,助力打造日常消费场景下的“慈善+消费”新模式。举行“630”助力乡村振兴暨“禺山有爱 慈善为民”筹款,截至2024年12月,“630”项目募集善款1000万元,“禺山有爱 慈善为民”项目募集善款5500万元(含认捐),两项合计募集善款超6500万元,全区累计超过49万人次参与捐赠。不断开发“指尖慈善”潜能。2024年是番禺区开展“慈善社区我先行”社区基金募捐行动的第四个年头,在广州市民政局、市慈善会、番禺区委组织部和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区慈善会联合16个镇街277个社区广泛发动募捐活动,吸引了超过5万人次的爱心力量参与捐款,其间累计募捐金额429.37万元。区慈善会以冠名慈善基金和定向捐赠业务为突破口,为不同爱心群体提供“定制化”慈善捐赠业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32个冠名慈善基金设立方开展了130个慈善项目,累计使用冠名基金超1815.82万元。
2024年,累计联合11单位、276个社区(村)通过社区公益慈善、青少年志愿服务、患病困难群体救助、慈善超市、患病儿童救助等方面开展募款,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共筹得善款1594.06万元,举办线下公益集市38场次,促进了社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
2025年工作计划
顺应慈善体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传承上届积累的经验做法,在原来主体多元化、手段创新化、项目多样化改革创新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优化治理,充实队伍,拓展工作领域,优化募捐机制,深耕慈善资源,在党建引领下通过建立完善的决策制度、合理的约束机制、良好的专业素质、可靠的监督制度、透明的信息公开、优秀的品牌项目、健全的募捐体系、广泛的文化宣传,不断加强自身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番禺区慈善会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打造出具有番禺特色的多元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现代慈善生态体系。
2024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5年度工作计划(包括群团工作情况,限1700字): 字数限制在4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