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xxmfnb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欢迎光临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社会组织业务办理登录
|
加入收藏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广州市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23年度
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4年5月27日
单位名称:
广州市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登记证号:
070015
成立时间:
2013-03-06
性 质:
民办非企业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内部建设情况
本社会组织党员及群团情况
党组织工作情况
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
现金流量表
2023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4年度工作计划简要
举办公益活动情况
接受捐赠资助情况和使用情况
2023年度开展援藏援疆活动情况
2023年度参与“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情况
2023年度参与“百社联百村——助力百千万工程”专项行动工作情况
2023年度参与东西部协作工作情况
2023年度参与广东省“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工作情况
举办讲座、论坛、讲坛、报告会、年会、研讨会情况
举办评比达标表彰情况
办事机构情况表
实体机构情况表
业务主管单位审查意见
理(董)事会成员情况
监事(会)情况
工作人员情况
工作人员情况
工作人员情况
在民政部门登记的民办非企业单位负责人情况统计表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请先在表格右上方选择“有/无此情况”,再进行填表并储存;
2、若无表格项信息,请填写“无”;
3、若表格不够填写的,可按“点击增加此表”继续填写;
4、表格上方若有统计数字,无需填写,由系统根据填写内容自动统计。
5、主要用途和使用情况字数限制在900字内。
(三)2023年度接受捐赠资助情况和使用情况
(单位:人民币元)
*
有/无此情况:(
有
有/无此情况:
有
无
)
项目
现金
非现金折合
合计
一、本年度捐赠收入
369500
本年度捐赠收入现金:
21127.4
本年度捐赠收入非现金:
390627.4
本年度捐赠收入合计:
(一)来自境内的捐赠
369500
来自境内的捐赠现金:
21127.4
来自境内的捐赠非现金:
390627.4
来自境内的捐赠合计:
其中:来自境内自然人
169500
来自境内自然人现金:
0
来自境内自然人非现金:
169500
来自境内自然人合计:
来自境内组织
200000
来自境内组织现金:
0
来自境内组织非现金:
200000
来自境内组织合计:
(二)来自境外的捐赠
0
来自境外的捐赠现金:
0
来自境外的捐赠非现金:
0
来自境外的捐赠合计:
其中:来自境外自然人
0
来自境外自然人现金:
0
来自境外自然人非现金:
0
来自境外自然人合计:
来自境外组织
0
来自境外组织现金:
0
来自境外组织非现金:
0
来自境外组织合计:
主要用途和使用情况
用于第十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定向用于”锐变.流浪乞讨人员关爱行动项目“服务。锐变·流浪乞讨人员关爱行动项目主要在广州市中心城区为流浪乞讨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寻亲、教育、就业等服务,视情况将服务范围延伸至周边城区。截至2023年11月30日,本项目已为100名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完成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回收有效测评量表100份,并形成相关《广州市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心理健康调研报告》1份;开展“流动学堂”教育活动21场,其中健康卫生主题5场、政策法规主题5场、就业辅导主题6场、生活通识主题5场;为街面11名高龄、残疾、女性等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成功,组织志愿者进行寻亲实地走访20场次;链接30家社会组织、企业等构建就业帮扶平台,其中基金会5家、技能培训学校2家、人力资源及社会组织8家、招聘企业15家;组织开展日常探访6场、专业就业培训4场、实地参观2场、实地回访3场;为32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求职支持,其中4人异地补办了身份证、19人办理了健康证(另有3人因健康指数超标办理不成功)、15人参加保安员证职业技能培训、11人考取到保安员证、8人成功入职;完成《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指南》(现更名为《新时代中国社会救助——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研究》)书本著作1本,约21万字,并邀请了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汤秀娟、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王静、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古南永等专家学者对书籍的著作进行论证和指导。组织志愿者116人参与到本项目服务中,为志愿者提供相关培训19场。
主要用途和使用情况:
用于第十届广州市社会组织公益创投活动,定向用于”锐变.流浪乞讨人员关爱行动项目“服务。锐变·流浪乞讨人员关爱行动项目主要在广州市中心城区为流浪乞讨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寻亲、教育、就业等服务,视情况将服务范围延伸至周边城区。截至2023年11月30日,本项目已为100名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完成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回收有效测评量表100份,并形成相关《广州市街面流浪乞讨人员心理健康调研报告》1份;开展“流动学堂”教育活动21场,其中健康卫生主题5场、政策法规主题5场、就业辅导主题6场、生活通识主题5场;为街面11名高龄、残疾、女性等流浪乞讨人员寻亲成功,组织志愿者进行寻亲实地走访20场次;链接30家社会组织、企业等构建就业帮扶平台,其中基金会5家、技能培训学校2家、人力资源及社会组织8家、招聘企业15家;组织开展日常探访6场、专业就业培训4场、实地参观2场、实地回访3场;为32名流浪乞讨人员提供求职支持,其中4人异地补办了身份证、19人办理了健康证(另有3人因健康指数超标办理不成功)、15人参加保安员证职业技能培训、11人考取到保安员证、8人成功入职;完成《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指南》(现更名为《新时代中国社会救助——社会力量参与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研究》)书本著作1本,约21万字,并邀请了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汤秀娟、广州市团校(广州志愿者学院)志愿者工作部副部长王静、中山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古南永等专家学者对书籍的著作进行论证和指导。组织志愿者116人参与到本项目服务中,为志愿者提供相关培训19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