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xxstnb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一、大龙街慈善会2023年工作情况:在各方领导、单位积极指导下,在全体会员和社会各界热心企业、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广东省慈善条例》等法律法规,严格遵守本会《章程》等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践行“依靠社会办慈善,办好慈善为社会”的宗旨,牢记使命,守正创新,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慈善工作新思路新方法,促进了大龙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四年来,大龙街慈善会持续发挥作用,广泛动员会员和社会各界参与慈善事业发展(一)拓宽资金筹募渠道,夯实慈善事业发展之基,始终把筹集慈善资金作为发展慈善事业的重中之重来抓,拓宽募捐渠道,吸引更多的企业和单位、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参与慈善捐赠。二是建立长效募捐机制。大龙街慈善会多措并举拓展募捐渠道,推动慈善募捐走上多元化、社会化轨道。一方面,加强与会员和爱心企业单位的沟通协调,配合搞好服务。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依托番禺区慈善会,链接多方资源, 积极发动会员企业参与大型慈善公益活动(二)突出救助重点,促进慈善救助效能最大化大龙街慈善会围绕把爱的奉献传递得更远、传递到最需要的群体,汇聚慈善力量,提高慈善资源使用效率,先后组 织实施了“危房改造”“爱心助学”“扶贫济困”等慈善救助大项目,通过项目化的形式推动慈善救助覆盖面不断拓宽,实现慈善救助与社会救助的有机衔接,为健全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工作。一是打造精品救助项目。深入贯彻落实《慈善法》部署要求,先后在助学、助老、助残、助医、济困、救灾等六大方面,实施了 23 个救助项目。二是创新救助模式。发挥好大龙街慈善会的平台载体作 用,加强与有关部门、会员单位的合作交流,围绕满足社会困难群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求,不断创新救助形式,让更广泛的群体感受到更及时的慈善温暖。探索事前救助模式,联合番禺区中心医院、番禺区慈善会,设立“爱心饭盒”援助项目,已免费为困难患者和其家庭提供免费援助 2000 余人次。联合街道公共服务办、大龙街社联会,为符合条件的低保、特困家庭免费修缮房屋。三是积极抗击疫情。在疫情来临之际,慈善会积极响应 上级组织号召,充分发挥慈善会自身优势,主动担当作为, 坚决打好防疫“攻坚战”。五是推动慈善资源向基层延伸。将会联同街道办、公共服务办,以大龙街慈善会为核心工作点,建立村级慈善工作站,连接大龙街辖内 12 条村和 6 个社区,为扩大慈善影响力提供组织保障。大力实施“慈善幸福路”“慈善连心桥”等慈善惠民工程。大龙街慈善会坚持上下联动、一体运用,积极服务会员,促进慈善资源向基层延伸,开展慈善助力辖内社区村居蓬勃发展。二、未来工作计划未来四年,大龙街慈善会将全面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慈善事业在共富建设中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全面推进大龙街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一)加强自身建设,提高社会公信力1.促进慈善会内部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提高社会公信 力,下一步将积极申报参加社会组织等级评估。2.加强秘书处学习培训,全面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提升慈善工作者的个体素质。(二)创新捐赠方式,拓宽慈善募捐渠道1.丰富慈善捐赠方式。稳步推动“互联网+慈善”的模式,借助互联网推进“指尖公益”“链上公益”,探索慈善网络化、虚拟化、数字化、智慧化。2积极倡导全街慈善。2023 年,计划设立“大龙街爱心公益基金”,打造“大龙慈善”公益慈善平台,打响“人人慈善、天天公益”公益品牌,鼓励辖内群众了解慈善、关注慈善,实现全覆盖。3.探索新型慈善服务。探索造血型帮扶工作机制,探索“慈善+社工”“慈善+志愿者”服务模式,把慈善服务从简单的资金资助,转变为满足救助对象多样化和细致化的救助需求,从精准帮扶、资源对接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救助力度,有效提升慈善救助成效。进一步规范、整合救助资源,使慈善救助更贴近群众,更符合当地实际。加强与其它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开展联合救助,通过“五社联动”,利用社工力量、慈善力量,把慈善工作同社会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努力开创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