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xxstnb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欢迎光临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信息公示平台
社会组织业务办理登录
|
加入收藏
广州市番禺区社会组织公共服务信息平台
广州市番禺区祠堂文化研究会
2022年度
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
2023年6月6日
单位名称:
广州市番禺区祠堂文化研究会
登记证号:
440181334
成立时间:
2019-11-27
性 质:
社会团体
公示项目
封面目录
基本信息
内部建设情况
分支机构
代表机构
办事机构
实体机构
本社会组织党员及群团情况
党组织工作情况
安全管理工作
资产负债表
业务活动表
现金流量表
2022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简要
会费
公益活动支出
公益活动支出明细表
法律法规规章中明确规定的职能
行政机关委托授权的事项
举办展览会、博览会、交易会
举办研讨会、论坛、讲座、报告会的情况
经批准的评比达标表彰活动
举办培训、职称评审、认证、鉴定等活动
2022年度开展援藏援疆活动情况
2022年度参与广东省内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2022年度参与广东省外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2022年度参与和2023年度计划参与稳经济促发展--广东省“百城千社万企助就业”工作情况
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业务主管单位初审意见
收费情况自查自纠表-会费
附加表
温馨提示:(填写该页必读):
1、本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下年度计划简要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若不够填写,可另附文件在本页附件的“工作报告补充材料”处上传。
2、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本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下年度工作计划
广州市番禺区祠堂文化研究会 2022年主要工作汇报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 协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至今已三年有余。在区政府、区委宣传部及区文广旅体局、区文物办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鼎力支持下,各方面运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22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拍摄制作完成“口述祠堂历史 挖掘祠堂故事”第二集和第三集。上半年完成第二集石壁区区孖祠堂专题片,下半年完成第三集小龙曾氏大宗祠专题片。专题片以祠堂族人口述祠堂历史、故事为主线,协会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史料、书籍为佐证材料,整理汇编、串珠成线将这些社会上很少有人去深挖的内容,撰写为专题片脚本,以录音、视频、图片、文字等为载体,将该祠堂的历史渊源、甚至曾未在当前发现有记载过的宝贵文化,通过专题片的拍摄、梳理、深挖,都清晰地再现出来,从而达到拍摄专题片的初心。传播口述祠堂历史,挖掘祠堂故事,更可以将这些口述历史永久存档。从当前数据统计,第二集浏览量3500余人次,第三集浏览量2500余人次。 二、召开线上线下会议 4月20日召开审核第二集专题片会议。因疫情影响,邀请会长代表、理事代表、顾问梁谋、屈慎宁及区文广局相关领导参加,会上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第三集的拍摄制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10月10日召开会长工作会议,10月11日召开线上理事会会议,会议内容同意“修改协会章程会员大会每届任期三年改为四年”。 三、举办讲座 7月14日,祠堂文化专家何穗鸿在余荫山房作了《祠堂在说话——传承岭南文化的核心价值》祠堂文化专题讲座。 四、公众号“番禺祠堂文化”累计发布推文近200篇,关注 者人数1000余人,番禺祠堂文化已深入民心。 2023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1、今年工作重点是:继续拍摄“口述祠堂历史 挖掘祠堂故事”专题片。 将专题片拍摄工作作为一项大工程来做,尽管运营资金困难,协会想办法永久做下去,谢会长这样说。 2、继续举办“行走研学——番禺古建筑祠堂”活动。将之 前因疫情未开展的“行走研学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4-6月 沙湾三善村——鳌山古庙群; 7-9月 参观顺德某一古村落 ; 10-12月 参观花都某一古村落。 3、继续开展“祠堂文化系列讲座”。进一步促进祠堂文化的普及和推广,进一步推进祠堂的保护和利用,让祠堂文化真正“活”起来。 4、计划于2023年召开换届大会。 广州市番禺区祠堂文化研究会 2023年2月1日
2022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3年度工作计划:
广州市番禺区祠堂文化研究会 2022年主要工作汇报及2023年度工作计划 协会自2019年成立以来至今已三年有余。在区政府、区委宣传部及区文广旅体局、区文物办等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鼎力支持下,各方面运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2022年度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拍摄制作完成“口述祠堂历史 挖掘祠堂故事”第二集和第三集。上半年完成第二集石壁区区孖祠堂专题片,下半年完成第三集小龙曾氏大宗祠专题片。专题片以祠堂族人口述祠堂历史、故事为主线,协会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史料、书籍为佐证材料,整理汇编、串珠成线将这些社会上很少有人去深挖的内容,撰写为专题片脚本,以录音、视频、图片、文字等为载体,将该祠堂的历史渊源、甚至曾未在当前发现有记载过的宝贵文化,通过专题片的拍摄、梳理、深挖,都清晰地再现出来,从而达到拍摄专题片的初心。传播口述祠堂历史,挖掘祠堂故事,更可以将这些口述历史永久存档。从当前数据统计,第二集浏览量3500余人次,第三集浏览量2500余人次。 二、召开线上线下会议 4月20日召开审核第二集专题片会议。因疫情影响,邀请会长代表、理事代表、顾问梁谋、屈慎宁及区文广局相关领导参加,会上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第三集的拍摄制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10月10日召开会长工作会议,10月11日召开线上理事会会议,会议内容同意“修改协会章程会员大会每届任期三年改为四年”。 三、举办讲座 7月14日,祠堂文化专家何穗鸿在余荫山房作了《祠堂在说话——传承岭南文化的核心价值》祠堂文化专题讲座。 四、公众号“番禺祠堂文化”累计发布推文近200篇,关注 者人数1000余人,番禺祠堂文化已深入民心。 2023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如下: 1、今年工作重点是:继续拍摄“口述祠堂历史 挖掘祠堂故事”专题片。 将专题片拍摄工作作为一项大工程来做,尽管运营资金困难,协会想办法永久做下去,谢会长这样说。 2、继续举办“行走研学——番禺古建筑祠堂”活动。将之 前因疫情未开展的“行走研学活动”继续开展下去。 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4-6月 沙湾三善村——鳌山古庙群; 7-9月 参观顺德某一古村落 ; 10-12月 参观花都某一古村落。 3、继续开展“祠堂文化系列讲座”。进一步促进祠堂文化的普及和推广,进一步推进祠堂的保护和利用,让祠堂文化真正“活”起来。 4、计划于2023年召开换届大会。 广州市番禺区祠堂文化研究会 2023年2月1日
字数限制在1000到1700字之间。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