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1年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2年年度工作计划简要(限1500字)
(请填写本年度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情况、履行登记手续情况、理事会召开情况、人员和机构变动情况、财务管理情况、按照章程开展活动情况及开展扶贫工作情况。举办过面向社会的研讨会、论坛的还应当填写研讨会、论坛等活动情况。)
2021年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和2022年
年度工作计划简要
广州市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2021年度主要承接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番禺区救助管理中心、天河区民政局等流浪乞讨人员社会工作救助服务项目,和“小雏菊行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公益服务项目。编印了案例集、故事集、服务指引、项目指引等6册内部汇编和指引,向全市参与流浪救助服务的社会组织派发以供其借鉴,并开展相关的培训。
一、2021年年度业务活动总体情况
(一)积极引领全市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救助服务工作。
在广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的指导下,顺畅运营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联动机制,每月协调全市参与流浪救助服务的社会组织及志愿团队一起召开会议和培训,分享各自当月的工作情况和商讨如何应对所面临的困难、如何联合行动等,同时也邀请专家对所有参与一线服务的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以提升全市社会力量参与流浪救助服务的能力。
(二)大力开展流浪乞讨人员街面救助服务工作。在广州市中心城区街面(越秀区、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海珠区)为流浪乞讨人员建立档案692份,化解特殊疑难个案33例,街面寻亲返乡93人、推荐就业3人,跟踪回访11人,开展宣传活动4场;组织联合会议12场、能力建设培训11场、救助培训10场、流动学堂27场(返乡教育5场、社会化教育22场),培训社工、志愿者717人次;培育志愿者830人;共出动社工、志愿者2505人次,劝导街面流浪、乞讨、露宿人员4927人次。
(三)全力协助救助管理机构做好受助人员服务工作。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番禺区救助管理中心等三家救助管理机构内,为流浪乞讨人员建立档案1087份、个案帮扶429例、跟踪回访 423人次,开展流动学堂274场、节日活动14场,协助成功寻亲85人。设立“街友关怀专项基金”,通过99公益、广益联募募集善款和物资近20万元,用于资助部分困难流浪乞讨人员返乡和派发防疫物资、防寒物资、防暑物资等。
(四)积极开展团队能力建设,服务经验得到多方认可。
本中心社工团队中,5人具备中级社会工作师证,12人具备初级社会工作师证,8人具备4年以上的流浪救助服务经验。为了提高一线社工的服务能力和保障其自身权益,定期组织开展相关的培训督导,并且邀请心理学和救助服务领域专家学者为社工开展培训督导,及时发现社工在工作过程中面对的困难并提供指导,提高社工的总结提炼能力,并指导其撰写相关专业论文,以提升社工的获得感和成就感。流浪乞讨人员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得到《中国社会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和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等媒体积极报道和广泛宣传。
二、2022年年度工作计划简要
(一)加强政社联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聚焦流浪乞讨人员特殊群体救助服务,加强政社联动,协助政府救助部门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和帮扶工作。
(二)加强能力建设。依托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救助服务联动机制,加强社工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攻坚克难能力。
(三)加强资源整合。依托慈善专项基金,整合社会资源,为长期致力于流浪人员救助的社会力量提供物资支持。
(四)打造服务品牌。提炼好的经验和做法,形成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服务模式,打造服务品牌。
广州市鼎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2022年5月13日2021年度业务活动情况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 字数限制在1500字之内。字数包含中文、英文、数字、标点符号等所有内容,且不能带空格键。若字数超出无法储存的,建议适当的删减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